零成本实现AI视频监控识别方案 以河道水质监控为例
之前曾写过利用阿里开源视觉模型构建 AI 视频识别的文章,最近发现硅基流动最近发布了免费视觉模型 THUDM/GLM-4.1 V-9 B-Thinking,就想把之前的想法进行落地,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篇。
本方案旨在通过调用硅基流动的免费视觉模型 API,截取监控视频流图片,并结合特定的提示词,实现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识别功能。
一、背景介绍
1. 行业与政策背景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,流域水质监测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。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《长江保护法》《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等文件相继出台,明确提出要加强水环境自动监测能力,推动智能化、数字化监管手段的应用。
在这一背景下,河道视频监控、水库视频监控、排污口视频监控以及污水处理厂视频监控系统已广泛部署,而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自动化分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。
2. 现实痛点
尽管视频监控系统已在环保领域广泛应用,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挑战:
- 人工巡查难以覆盖全面:河道、湖泊、污水处理厂等区域点多面广,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、成本高。
- 数据获取滞后与主观性强:目前多数为定期采样检测,无法实时发现突发污染事件,且依赖人员经验判断,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。
- 异常事件响应不及时:污水溢流、漂浮物堆积、藻类爆发等问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,延误应急处置。
- 监管压力大:环保部门人手有限,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需求,亟需借助新技术提升监管效能。
3. AI 技术带来的新机遇
随着计算机视觉与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,AI 技术为水环境监测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:
- 利用视觉大模型实现全天候、标准化、客观化的水质异常识别;
- 充分挖掘现有视频资源的价值,提升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;
- 自动化识别典型问题(如污水溢流、漂浮物、藻类爆发),辅助决策与预警。
二、系统实现路径
1. 需求分析
本项目以“智能识别+自动分析”为核心目标,旨在通过 AI 模型对视频监控画面进行持续解析,识别潜在的水质异常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:
- 疑似污水溢流
- 疑似漂浮物
- 疑似藻类爆发
- 疑似排污口排污
- 疑似农业污染源
同时要求输出明确的问题分类、位置描述、严重程度评估及初步建议,形成标准化报告。
2. 系统设计
架构设计
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,模块化设计,便于扩展和维护,支持多站点接入、多设备兼容。
数据流转流程
用户界面设计
前端使用 Streamlit 快速搭建可视化 Web 界面,支持图片上传测试、视频流展示、历史记录查看等功能。
3. 开发与测试
数据准备
整理各地监控点台账,清洗并统一主键标识,确保数据一致性。
核心功能开发
- 实现视频流地址获取、视频帧截取、图像上传与模型调用;
- 支持手动上传图片进行模型验证;
- 提供定时任务机制,实现自动化分析。
大模型集成
接入硅基流动平台提供的免费视觉模型 THUDM/GLM-4.1 V-9 B-Thinking,结合提示词工程优化,提高识别准确率。
联调测试
与多个真实监控点对接,反复测试各类典型场景,确保系统稳定性与识别效果。
三、应用场景
1. 城市河道智能监管
- 对城市主要河流断面进行实时视频监控;
- 自动识别污水直排、垃圾漂浮、藻类异常等现象;
- 与智慧水务平台联动,实现跨部门协同监管。
2. 农村水体与小微水域监测
- 针对农村沟渠、池塘等分散水体部署低成本摄像头;
- AI 自动识别异常,辅助乡镇环保人员日常巡查;
- 提升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水平。
3. 工业园区与污水处理厂监管
- 实时监控工业园区排污口、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情况;
- 发现异常排放、设备故障等问题,及时告警;
- 可与企业自查、第三方运维系统整合,提升监管覆盖面。
4. 应急与专项监测
- 在汛期、突发污染事件期间临时布控摄像头,AI 辅助应急指挥;
- 重大节假日、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提升监管频次与响应速度。
四、实施效果与价值
1. 监管效率显著提升
- 实现 7×24 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控;
- 异常事件可在秒级被识别,大幅减少人工巡查频次;
- 降低人力成本,提升工作效率。
2. 监管精度与客观性提升
- AI 模型标准化识别流程,避免人为疏漏与误判;
- 所有分析过程与结果均可追溯,便于责任认定;
- 支持多维度对比分析,提升数据可信度。
3. 响应速度与应急能力增强
- 对污水溢流、漂浮物、藻类爆发等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响应;
- 支持自动推送告警信息,触发联动处置机制;
- 提高应急管理效率,缩短响应时间。
五、功能演示图示
下图为系统核心功能截图:
上传图片进行模型测试与提示词调试:
截取视频流图片进行自动分析,输出识别结果:
六、未来展望
1. 持续优化 AI 模型
- 探索更多视觉大模型,提升复杂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;
- 优化推理速度,适应边缘计算场景。
2. 提升提示词工程能力
- 细化识别类别,拓展应用场景;
- 丰富输出格式,提高报告实用性。
3. 推进硬件集成
- 与轻量级摄像头、边缘计算设备集成,打造低成本 AI 视频装置;
- 实现现场识别与本地处理,降低网络依赖。
4. 拓展识别指标
- 探索水色、水位、流速等更多水质相关参数的智能识别。
七、结语
本项目基于硅基流动平台提供的免费视觉大模型 THUDM/GLM-4.1 V-9 B-Thinking,实现了对视频监控画面的智能识别与分析,为流域水质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。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与落地性,已在多个实际场景中得到验证,具备向更广泛区域推广的基础条件。
如果你也在探索 AI + 视频监控在环保领域的应用,欢迎交流探讨,共同推进生态环保的智能化转型!
硅基流动邀请链接
最近硅基流动在做推广活动,用下面的链接注册,就可以获得 2000 万 Tokens(14 元平台配额),如果需要,就用下面的链接注册吧。
模型邀请链接:
https://cloud.siliconflow.cn/i/p61lgKxB
邀请码:p 61 lgKx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