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高温对重庆小流域水质的影响

前言

近年来,异常天气逐渐增多。据人民日报消息, 2024 年,三伏天从 7 月 15 日开始到 8 月 23 日结束,共 40 天。三伏天结束后,重庆仍未降温,以重庆渝西地区某公共气象站为例,入伏以来至 9 月 13日,超过最高气温35℃的天气共 59 天,占96.7%,超过 37℃共 30 天,占 49.2%。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各行各业影响都比较大,对地表水质影响如何呢?
本文以渝西地区某流域考核断面为例,分析持续高温天气对其水质的影响。

河流概况

L 河属于长江左岸一级汇流,境内流域面积588.14km2,河流全长84.53km,比降2.28‰,多年平均流量为6.35m3/s。C 断面为出境断面,也是考核控制断面,控制标准为Ⅲ类。C 断面河宽 50 m 左右,下游 4000m 有发电站闸坝。

水质分析

7 月 109 月 13 日主要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与水温变化对比分析,前期( 7 月 108月 17 日)水温与高锰酸盐指数并无明显关系,以上游污染物汇入为主要影响。后期 (8 月 17 日~9 月 13 日)水温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加强。

image.png

具体以 9 月 1 日~9 月 13 日数据对比为例,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。高锰酸盐指数波动超标,波峰出现在 16 时左右,波谷出现在 8 时左右。
image.png
除水温外,溶解氧、pH、浊度等均与高指呈现中强相关关系。

溶解氧与高锰酸盐指数

pH和高锰酸盐指数

各指标相关性

以 9 月 8 日至 9 月 14 日站点数据为例,高锰酸盐指数与溶解氧、水温、pH 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都大于 0.6,为中强关系。且波动期间均有类似现象。

根据调查,原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,水体流动性差,颜色深绿,水面连片藻类分布。
茨坝藻类.png

自入伏高温以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至 8 月下旬,该断面逐渐出现藻类爆发,藻类光合作用影响水体复氧过程,同时引起高锰酸盐指数周期波动。
每年的 3 月5 月、8 月9 月均可能出现藻类爆发现象,但由于今年高温持续时间长,降雨偏少,河道流动性差,藻类影响时间相应较长。

历史年份对比分析

image.png
对比近 4 年水温数据,2024 年小时水温虽不是最高,但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,波动小,也算是极端天气了。

image.png

对比近 4 年高锰酸盐指数数据,2022、2023 均有类似高日较差的周期波动,且 2023 年 2024 年持续时间更长。藻类活跃影响时间更长,判断依据主要是依据每日波动幅度。

治理措施

藻类爆发在重庆并非孤例,当温度、气温、流速适宜时,非常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。治理措施包括开启上下游闸坝提高流速、吸藻船打捞等方式,藻类爆发现象会随着气温降低而得到抑制,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年达标考核造成影响,但已出现年均值达标向月均值达标的从严考核倾向。由藻类爆发引起的水质超标也会逐渐受到重视。

藻类影响特征识别

随着水质站点的普及,多因子的相关关系与水质污染特征有密切联系,以上述情况为例,将高指与水温、pH、溶解氧的相关关系建立联系,通过算法自动识别污染特征。当水质变化符合藻类影响特征时则发出报警信息,为水环境分析提供一定支持。

i藻类爆发特征分析

当然不同水体断面情况也不尽相同,例如湖泊水体与河流不同,超标因子可能是总磷而非高锰酸盐指数,具体都可以根据历史水质因子变化结合现场调查分析,搭建对应的污染特征识别算法。

结语

气候变化之下,万物皆受影响。极端高温天气不仅导致电力系统承压,引起供电紧张,学校延迟开学,也会引起水体水质发生些微变化,当仔细对待的时候,让人搜肠刮肚,绞尽脑汁,finally,wish for world peace。

BY

纯个人经验,如有帮助,请收藏点赞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
微信公众号:环境猫 er
CSDN : 细节处有神明
个人博客: https://maoyu92.github.io/


持续高温对重庆小流域水质的影响
https://maoyu92.github.io/2024/09/14/02 生态环境/持续高温对重庆小流域水质的影响/
作者
陈文茂
发布于
2024年9月14日
许可协议